當前位置: 主頁 > 市場&商機 >
 

MIC:國際「新保護主義」崛起 高韌性、綠色供應鏈成未來競爭力關鍵

本文作者:MIC       點擊: 2021-09-28 13:21
前言:
   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所長洪春暉

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於9/28~10/8舉行《34th MIC FORUM Fall突破》線上研討會,展望ICT產業發展,提出四個重點觀察。第一個觀察為全球新保護主義盛行,領導國家重點合作領域集中在半導體、通訊、電動車以及次世代電池。所長洪春暉表示,不同於過去貿易保護主義的高關稅策略,新保護主義強調在自己國家與周邊區域建立完整供應鏈,確保國家不受到其他國家的天災人禍影響。目前美國、歐盟、日本與韓國等先進國家皆規劃自主供應鏈,吸引與扶植本土廠商,加強跨國半導體產業合作以制衡中國大陸。
 
第二個觀察,未來綠色新經濟將更廣泛的影響全球供應鏈,ICT供應鏈應開始朝向高韌性與綠色供應鏈轉型。資策會MIC表示,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告發展淨零碳排(Net Zero),不僅主要國家制定產業政策投資國內基礎建設與補助技術研發,科技大廠如微軟、Google、Apple也響應碳中和目標,促使上下游供應商必須落實低碳生產,密切合作的臺灣產業勢必受到影響。所長洪春暉指出,未來供應鏈配合將更為複雜化,品牌廠與上游廠商關係更緊密,垂直整合更明顯,臺灣未來供應鏈競爭力將取決於上下游如何快速協作的高韌性,以及符合客戶要求的綠色供應鏈能力。
 
第三個觀察在於全球ICT供應鏈結構變化,特別是美國目標在2027年將半導體產能從全球12%拉升至24%,資策會MIC表示,未來全球ICT供應鏈結構,在上游半導體與關鍵零件(如電池),美歐生產比重將增加;下游組裝方面,美歐生產比重小幅提升,中國大陸比重下滑,東協比重上升。所長洪春暉指出,ICT廠商已進入新航海時代,因應大政府思維,建議廠商應著眼當地市場與創新技術,順應局勢加入當地生態體系,不在只安於追求最低成本,應思考與當地生態系廠商合作共創市場。
 
第四個觀察為「軟體與服務」的重要性日漸提升。資策會MIC觀測近五年國際大廠的營運表現,發現科技軟體與服務業者營收成長普遍優於硬體業者,科技大廠為了尋找企業未來成長動能,近五年重點布局的領域主要涵蓋AI、資安、金融科技、消費用品、智慧醫療與先進製造等,所長洪春暉表示,台廠面對大環境變局以及供應鏈升級要求挑戰,應積極導入新興科技來改善內部營運並提供創新服務。
 
 
 

 

電子郵件:look@compotechasia.com

聯繫電話:886-2-27201789       分機請撥:11